近日,西南政法大学“评安童行”项目团队成员,怀揣着对困境儿童权益保护的热忱与担当,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深入开展社会调研,致力于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家庭抚养能力评估体系。通过此项目的研究,项目团队希望推进儿童收送养相关工作流程完善,优化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家庭送养机制,真正将儿童利益最大落到实处,关注每一个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
评安童行团队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广泛开展社会调研,通过实地访谈、问卷收集、AHP层次分析等方法,对相关领域工作开展了全面调查和深度研究。带着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孩子们的深切关怀,团队成员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力求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规划提实,前往重庆、河南、福建等多地民政部门、儿童福利院和其他相关机构、家庭进行走访调查,深入到相关家庭生活环境中,与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同时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掌握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与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中,成员不仅获取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也深刻体会到了儿童福利事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面临的压力。
成员们充分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研究。首先收集了大量问卷数据与访谈资料,并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整理出了当前制约特殊困难儿童送养的多个方面核心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困境儿童难以得到充分的照料,影响着儿童们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制约着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和儿童权益的保障。
其次,基于初步调研结果,项目团队进一步开展了抚养能力指标体系构建,通过深度问卷数据收集并结合国内外理论文献研究,经过反复的分析和论证,整理出了初步的评估指标体系。为了确保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团队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指标的可行度,团队针对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较为完整的抚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与儿童需求满足评估指标体系。两个指标体系相互配合,通过对家庭抚养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能够综合判断一个家庭是否符合送养要求,从而实现儿童收送养工作的有据可依,让每一个困境儿童都能找到温暖可靠的家。如今,团队并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而是继续推动指标的进一步完善,团队正选取实际案例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通过实际应用来发现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评估指标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福利事业。
家庭抚养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提出得到了重庆市和河南省各地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相关部门对指标体系的完善高度期待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单位改进工作、优化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他们也期待评估指标体系修改完善后能尽快落地,让更多的儿童从中受益。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不负社会期望,满怀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无限的热情加入到儿童福利事业中来,为儿童福利事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让爱不断传递,让情永远传承,为困境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室内外温差50℃是怎样的体验? 一股强冷空气近期侵袭我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23日当地最低气温跌至零下34摄氏度,非常接近历史同期低温极值。“极寒”之下,这个拥有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如何运行,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详细】
老有所养 期盼更舒心 2018年,在“老有所养”这个重要民生领域,全国层面会有哪些新行动?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年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详细】